人与动人物特级av片在线观看,亚洲偷自偷白图片99,人人人澡女人视频,一本一道久久综合久久

聚焦中央鄉村工作會議
2023穩秋糧 奪豐收
首頁 > 滾動資訊 > 正文

許達哲: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2021年04月06日 17:13   來源:紅網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中共湖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許達哲

  進入新發展階段,明確了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也對謀劃推動“三農”工作提出了新任務新要求,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精神,始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在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建設現代化新湖南的新征程中不斷開創全省“三農”工作新局面。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切實增強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的責任感緊迫感

  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領導干部要立足“兩個大局”,心懷“國之大者”。歷史和實踐充分證明,“三農”問題既是經濟問題,也是社會問題,更是關系戰略和全局的重大政治問題。

  要著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來認識“三農”工作。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看,農業興則國家興,農民穩則社會穩。一部百年黨史,就是一部工農聯盟史,就是一部黨與廣大農民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我們要用大歷史觀來看待農業、農村、農民問題,只有深刻理解了“三農”問題,才能理解我們這個黨、這個國家、這個民族。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依然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依然在農村。從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看,“三農”向好、全局主動,穩住農業基本盤、守好“三農”基礎是應變局、開新局的“壓艙石”。

  要順應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的實踐要求來把握“三農”工作。進入新發展階段是我們謀劃“三農”工作的大背景,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就沒有全面現代化。貫徹新發展理念明確了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指導原則,也是我們做好“三農”工作的根本指引,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到“三農”工作全過程各方面。構建新發展格局明確了我國經濟現代化的路徑選擇,城鄉經濟循環是國內大循環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確保國內國際雙循環比例關系健康的關鍵因素。把戰略基點放在擴大內需上,農村有巨大空間,可以大有作為。

  要聚焦實施“三高四新”戰略來推進“三農”工作。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是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建設現代化新湖南的重要基礎。從打造“三個高地”來講,每一個高地的打造,都與“三農”工作息息相關。湖南是農機裝備制造大省,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農副產品加工裝備制造理應有一席之地;發揮農業科技和人才優勢助力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也大有潛力可挖;深化農村改革既是激發農村資源要素活力的關鍵一招,也是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的重要內容。從踐行“四新”使命來講,每一項使命的踐行,都要求我們扎實做好“三農”工作。沒有農業農村的高質量發展,就不能說闖出了高質量發展新路子;沒有廣闊農村市場的開拓,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作為只能是一句空話;沒有農業高質高效、農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和長江經濟帶發展中彰顯新擔當是難以實現的;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奮力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湖南新篇章是不全面、不完整的。

  要從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的高度來做好“三農”工作。“三農”問題事關生存之基、強國之基、執政之基。做好“三農”工作,是重點、是政治、是大局。對“三農”工作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的認識高不高,對落實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到不到位,對鄉村振興這個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抓得實不實,檢驗的是政治判斷力,體現的是政治領悟力,考驗的是政治執行力。立足新的起點做好“三農”工作,不僅飽含我們對農業農村農民的一份天然情感,也是一份沉甸甸的政治責任。一定要樹牢正確政績觀,帶著感情和責任懂“三農”、謀“三農”、抓“三農”。在重農抓糧上,我們要多算政治賬、長遠賬,不能只算經濟賬、眼前賬。

  扎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堅決防止規模性返貧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實現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是今年乃至整個“十四五”時期“三農”工作第一位的任務。全省各級各部門要把這項工作擺在突出位置,抓緊制定5年過渡期各項政策完善優化的具體辦法,逐步推動由集中資源脫貧攻堅向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平穩過渡。要堅持和完善省內對口幫扶機制,完善向重點鄉村選派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制度。扶貧機構隊伍保持總體穩定是黨中央的明確要求,全省各級黨委、政府要把工作做實做細,確保思想不亂、工作不斷、隊伍不散、干勁不減。要加強脫貧攻堅總結宣傳,建好用好全國脫貧攻堅交流基地和考察點,用精準扶貧首倡地的生動實踐講好扶貧故事。

  現在各地防止返貧的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都已建起來了,關鍵要抓常態化運行和完善。對易返貧致貧人口要持續跟蹤收支變動、“兩不愁三保障”及飲水安全狀況,加大鞏固幫扶、政策扶持和綜合性保障力度,堅決避免規模性返貧。對有勞動能力的,堅持開發式幫扶方針,通過勤勞致富,不能搞“一股了之”“一分了之”的發錢養人;對沒有勞動能力的,實行應保盡保、應兜盡兜,社保要逐步擴面提標。近年來產業扶貧成效顯著,但總體上還處在起步期,普遍存在特色不明顯、集中度不高、競爭力不強的問題。要按照“一縣一特一品牌”的標準,補齊技術、設施、營銷等短板,加大主導特色產業扶持力度,促進產業提檔升級,提升產業增收帶富能力。要盡快梳理建立扶貧產業風險臺賬,出現問題及時處置。脫貧攻堅形成了大量扶貧資產,對這些資產要摸清底數、加強監管,確保持續發揮作用。要加大勞務輸出組織力度,加強對脫貧人口的職業技能培訓,通過統籌用好鄉村公益崗位、升級改造扶貧車間、擴大以工代賑項目實施范圍等方式,積極拓寬就地就近就業渠道,持續促進脫貧人口穩定就業。全省易地扶貧搬遷人口共69.4萬,這不是一個小數,后續扶持任務還很重。要強化易地搬遷后續扶持,繼續多渠道促進就業,加強配套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搞好社會管理,確保搬遷群眾有就業、穩得住、逐步能致富。

  扛穩糧食安全政治責任,堅定不移抓好糧食和重要農副產品生產供給

  糧安天下,農穩社稷。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問題,反復強調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糧食多一點少一點是戰術問題,糧食安全是戰略問題。湖南是全國重要糧食生產基地和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要心系“國之大者”,把糧食和重要農副產品生產供給作為重要任務抓實抓好。

  要保護耕地守底線。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首先要守住耕地。要采取“長牙齒”的措施,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耕地和基本農田的紅線要落到一張圖、落到市縣去,牢牢守住耕地紅線,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

  要治理拋荒穩面積。要繼續抓好治理拋荒三年行動,嚴格獎懲兌現。穩面積穩產量,關鍵還是要調動好農民種糧和縣市區抓糧積極性。要壓實糧食生產安全黨政同責,抓好惠農政策和工作落實,加大對產糧大縣財政獎補力度,保障產糧大縣重農抓糧得實惠、有發展,農民種糧食嘗甜頭、有收益。

  要精耕細作增效益。把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為糧食產能挖潛提質增效的重要方面,提高建設標準和質量,并把農田小水利建設好,真正實現旱澇保收、穩產高產。

  要打造品牌促消費。湖南是糧油大省,但在全國叫得響的糧油品牌不多、品種不多。要適應城鄉居民消費需求變化,依托本地鄉村特色優勢資源,突出科技支撐、品牌引領、融合發展,拓展產業增值增效空間。

  要暢通循環擴市場。當前,全省一些農產品“多的多了、少的少了”,實現既“產得出”“產得優”,又“賣得出”“賣得好”,在生產、分配、流通、消費等方面,還存在一些痛點堵點需要打通。要加快補齊烘干倉儲、冷鏈保鮮、電子商務、農村物流等短板,進一步完善農村和農產品流通體系,讓優質農產品出村進城。要進一步搭建平臺、暢通渠道,加強產銷對接,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產供銷一體化發展。

  要抓好種業保安全。種子是農業的“芯片”,種業的發展直接關乎國家糧食安全命脈。要扎實推進科技強農行動,圍繞湖南農業優勢特色產業發展和瓶頸短板問題,抓好種業創新,抓好岳麓山種業創新中心等平臺建設,著力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集成應用一批先進實用科技成果,示范推廣一批農業可持續發展模式,打造農業科技創新特別是種業創新的高地。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當前,“三農”工作重心已從脫貧攻堅歷史性轉移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上。要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和“五個振興”的要求,以精細農業為特色,走出一條符合湖南實際的精準、特色、可持續發展的鄉村振興路子。

  加快發展鄉村產業。鄉村振興首先要產業振興。湖南農產品豐富多樣、特色鮮明,但賣原字號的多,賣制成品的少,農產品加工轉化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農產品加工企業特別是龍頭企業多而不強。要從傳統種養業小農模式中跳出來,大力發展農產品產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切實把產業鏈主體留在鄉村,讓農民分享更多產業增值收益。要加快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帶動由種養業向產加銷一體化拓展,積極發展鄉村旅游、休閑農業、文化體驗、健康養老、電子商務等新產業新業態,推動鄉村產業向廣度深度進軍。發展鄉村產業就是要讓農民有活干、有錢賺,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富裕農民。要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促進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通過“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讓農民廣泛參與進來。

  全面啟動鄉村建設行動。今年是全面啟動鄉村建設行動的第一年,一定要開好局、起好步。要堅持規劃先行、分類指導、實事求是,統籌縣域城鎮和村莊規劃建設,科學布局鄉村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分類推進村莊建設。要因地制宜確定鄉村建設重點,從農民最迫切的需求入手,加快補齊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短板,持續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注重加強普惠性、兜底性、基礎性民生建設。要深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啟動實施新一輪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加大農村廁所革命力度,深入實施“千村美麗、萬村整治”工程,全面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要注重保護傳統村落和鄉村特色風貌,既不要搞成“千村一面”,也不要搞成景觀工程、面子工程。要按照“產業特而強、功能聚而合、形態小而美、機制新而活”的要求,以培育發展主導產業為重點,促進產城人文融合,突出市場主體地位,推進農業特色產業小鎮高質量發展。

  加快農村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深化農村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動力。要完善農村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激發農村發展內生活力。抓好土地制度改革這個“牛鼻子”,保持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穩步開展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試點,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要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深化供銷合作社和農業水價綜合改革、農村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要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推動農村金融機構回歸本源,創新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發展農業保險。要依法保障進城落戶農民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鼓勵依法自愿有償轉讓。要強調的是,農村改革必須按照中央統一部署和要求推進,凡是涉及農民基本權益,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事情,必須看準了再改。不管怎么改,必須堅決守住土地公有制性質不改變、耕地紅線不突破、農民利益不受損的底線。

  加強新時代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要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采取符合農村特點和農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載體、平臺,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加快鄉村文化資源數字化建設,讓農民共享城鄉優質文化資源,因地制宜廣泛開展鄉村文化體育活動。要持續推進農村移風易俗,積極發揮鄉村“紅白”理事會等作用,旗幟鮮明反對各種不良風氣和陳規陋習,推動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大力保護弘揚湖湘優秀傳統文化,賦予農耕文明新的時代內涵。關心、關注農村青少年教育問題和精神文化生活,特別是農村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問題,健全幫扶關愛機制,促進他們健康成長。

  加強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田園風光、湖光山色、秀美鄉村是農村最大的優勢和寶貴財富。湖南農業面源污染治存量、遏增量的任務還比較重。要保持戰略定力,以釘釘子精神推進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抓好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白色污染”治理、畜禽糞污和秸稈資源化利用等工作,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全面落實長江十年禁漁,抓好退捕漁民就業安置保障工作,確保退捕漁民穩得住、不反彈,健全常態化聯合執法機制。深入實施河長制、湖長制、林長制,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纳健┩、森林、湖區的治理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要對照2030年實現碳排放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要求,加強農業農村減排固碳。

  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實現鄉村有效治理是鄉村振興的固本之策。當前,農村社會正處于深刻變化和調整期,必須不斷建立健全黨全面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要落實縣鄉黨委抓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和鄉村治理的主體責任,全面加強以村級黨組織為核心的村級組織建設。要增強村民自治組織能力,完善村民(代表)會議制度,推進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實踐。要著力推進法治鄉村建設,完善村規民約,讓公序良俗成為日常行為規范。要統籌好農村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扎實開展平安鄉村建設,鞏固農村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成果,健全鄉村矛盾糾紛調處化解機制,維護好農村社會安全穩定。

  大力推進城鄉融合發展。這是實現鄉村振興和促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突破口,也是拓展城鄉發展空間的強大動力。要抓住重點領域、關鍵問題有針對性地改革突破,既通過市場“無形之手”推動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和平等交換,也通過政府“有形之手”推動城鄉要素合理配置,促進工農城鄉大循環。要把縣域作為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主要載體,堅持鄉村振興與新型城鎮化雙輪驅動,統籌推進縣域內空間布局、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縣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事業一體化發展,形成縣鄉村功能銜接互補的建管格局。要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壯大特色優勢產業,完善強化政策支撐力度,引導促進更多資源要素向縣域集聚。

  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凝聚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強大合力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像抓脫貧攻堅一樣舉全黨全社會之力,不斷健全黨領導農村工作的組織體系、制度體系、工作機制,加強領導、保持定力、真抓實干。

  堅持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全省各級黨委要深入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農村工作條例》,扛牢黨管“三農”的政治責任,健全省負總責、市縣鄉抓落實的農村工作領導體制。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對農村工作要定期研究、加強統籌協調,特別是縣委書記要當好鄉村振興“一線總指揮”,把主要精力放在“三農”工作上。

  全面落實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方針。干部配備上要優先考慮,高度重視農業農村干部的培養、配備、使用,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要素配置上要優先滿足,鼓勵各類資本投向農村,推動各類人才返鄉下鄉,完善盤活農村存量建設用地政策,優先保障鄉村產業發展、鄉村建設用地,推動更多資源要素配置到農村,為鄉村發展強筋健骨。資金投入上要優先保障,把農業農村作為財政優先保障和金融優先服務領域,落實提高土地出讓收益用于農業農村比例的政策,積極引導金融保險、工商資本等投入,讓農業農村成為多方投入競相涌入的洼地。公共服務上要優先安排,加快補齊短板,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標準統一、制度并軌,進一步縮小城鄉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

  不斷增強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本領。各級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增強風險意識和憂患意識,樹牢底線思維,發揚斗爭精神,切實提高防范化解“三農”領域重大風險的能力。要針對新情況新問題,加強學習和調查研究,創新思路、改進方法、提高本領。要樹牢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關心關愛在農村一線和艱苦地區工作的同志,持續深化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整治,切實解決表格多、會議多、留痕打卡、督查考核過多等問題,切實減輕基層負擔。

 。ㄟx自《新湘評論》2021年第7期)


(責任編輯:高原)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