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动人物特级av片在线观看,亚洲偷自偷白图片99,人人人澡女人视频,一本一道久久综合久久

逐夢鄉村沃野 貢獻青春力量——記第二屆全國鄉村振興青年先鋒群體

2023-12-12 09:50 來源:農民日報
查看余下全文
(責任編輯:景遠)
聚焦中央鄉村工作會議
2023穩秋糧 奪豐收
首頁 > 滾動資訊 > 正文

逐夢鄉村沃野 貢獻青春力量——記第二屆全國鄉村振興青年先鋒群體

2023年12月12日 09:50   來源:農民日報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趙博文

  “大學畢業返鄉創業,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決定。”“鄉村振興的光明大路上,少不了青年人的新思想、新力量。”“我將和廣大農村創業青年一道,在鄉村熱土上揮灑汗水、奉獻青春。”一句句鏗鏘有力的發言,彰顯了一位位青年先鋒的蓬勃力量,也體現著青年們興農強農的使命擔當。

  近日,第二屆全國鄉村振興青年先鋒表彰活動在浙江省安吉縣天荒坪鎮余村舉行,10人榮獲全國鄉村振興青年先鋒標兵稱號,380人榮獲全國鄉村振興青年先鋒稱號。他們扎根鄉村、傳播技術、發展產業、服務基層,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青春的價值,也激勵著更多青年人才逐夢鄉村、建功立業,為鄉村建設、農業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科技興農有本領

  青年人才為農村帶來了先進的科技知識和技能,對發展現代農業、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幫助農民增收致富起到了重要作用。

  重慶三峽農業科學院果樹園藝研究室副主任馬曉麗正是科技興農的青年代表。作為一名農業科研工作者,她長年奔赴在生產一線,從事李、柑橘等果樹新品種選育以及栽培技術研究和示范推廣。近年來,三峽庫區柑橘優質果品率降低,病蟲害頻發,她和團隊在萬州、云陽等三峽庫區柑橘主產區改良土壤、培育高光效樹形、加強病蟲害綠色防控、開展柑橘提質增效關鍵技術應用示范,解決生產難題。“這項技術在三峽庫區7個區縣全年應用推廣55.15萬畝,每畝增效1000元以上,累計新增社會經濟效益6.75億元。”馬曉麗說。

  從重慶到江蘇,青年人科技興農強農的初心正在延續。年僅28歲的華夢麗已經在農村扎根了8年,2015年底,她和4名同學一起到江蘇省句容市,創辦了“果牧不忘農場”,開始探索鄉村事業。有一次,幾名農戶發現自家草莓苗莫名死亡,便第一時間聯系華夢麗。冒著暴雨,她立刻趕往現場查看,她說:“農業技術問題,就得在田里面才能說清楚。”她迅速診斷出病因,決定使用脫毒草莓苗,并籌備建立植物組織培養室。正值夏季高溫,華夢麗在桑拿房般的實驗室待了三個多月,在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的協助下研制出草莓生長的培養基配方。此外,她還組織“90后”“00后”農學專業畢業生成立助農服務隊,為農民開展免費技術指導與跟蹤服務,成為了讓農民放心的“田保姆”。

  像這樣用科技引領鄉村發展的青年人才還有很多,他們堅守為農初心、掌握農業技術、積極投身農村。在湖北省石首市天字號瓜蔬土地股份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徐鋒積極與湖北省、武漢市農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開展瓜蔬綠色高質高效生產技術集成研究與應用,提高種植效益;留學回國的浙江青年林東東正在用數字化改變父輩賴以生存的柑橘產業,從傳統農業到數字農業,從線下銷售到線上銷售,他為柑橘產業插上了數字化的翅膀,幫助更多橘鄉百姓鼓起了腰包。

  產業振興出奇招

  青年最具活力和創造性,青年人才在鄉村產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用專業知識和創新思維積極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升級。如今,越來越多的青年人才和鄉村產業實現了“雙向奔赴”,碰撞出新思想、新創意、新做法的火花。

  新時代高素質農民朱霞,創立湖南省嘉穗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通過分區管理、綜合利用、績效獎勵等措施,年生產、購銷優質原糧1萬余噸,年產值達7500余萬元,帶動鄉親們在家門口就業創業;身殘志堅的青年代表張瑩瑩,依托廣西鳳山縣、羅城縣困境殘疾人創辦的專業養殖合作社,策劃精準扶貧公益助殘項目,為殘障者進行就業技能培訓,助力貧困地區殘疾人脫貧致富……

  來自浙江建德的“90后”農創客王運,接過父輩的種糧“接力棒”,成長為一名年輕的種糧大戶。她購置了57臺(套)無人植保機、插秧機、收割機等設備,持續鉆研現代化的種糧方式,種植規模從最初的108畝發展到2800畝,大米生產也實現了優質化、綠色化。“有了好大米,如何更好地走向市場,是我一直思考的問題。”王運介紹,經過不斷探索,稻田逐漸成為她施展創意的新平臺。

  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王運連續8年舉辦稻香節,從單純的賣糧食轉變為現在的“賣文化”“賣體驗”“賣風景”,8年間吸引游客27萬人次,銷售額1500多萬元,帶動村集體年增收300多萬元,父老鄉親們都向她豎起了大拇指。“以前每斤大米只能賣2-3元,現在有了質量和品牌的加持,可以賣到8-10元。”王運說。

  奮斗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行動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礪。同王運一樣,來自云南的“博士農民”梁名雙,從2014年開始投身三農,在澄江市、普洱市景東縣先后注冊兩家公司,積極突破云南露天藍莓種植技術壁壘,積累了一套完整的藍莓種植和管理經驗,并制定《藍莓種植規程》,無償向農民共享技術。

  “從我們種植藍莓開始,就比較注重在自己得到發展的同時,讓周邊的老百姓也能夠從中獲益。”梁名雙表示,他帶著技術和管理人員深入村民家中,耐心細致介紹,與農戶簽訂土地流轉合同,既提供地租收入,還聘用農民務工,為當地產業結構調整、勞動力就地就業、促進農民增收作出了積極貢獻,把“小藍果”做成了大產業。

  鄉村實踐有方法

  青年人有想法、敢創新、肯實干,為古老的鄉村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各種奇思妙想也為鄉村治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鄉土文化、推廣民間技藝等點燃了新的“星火”。

  吳金偉從華中科技大學畢業之后,放棄大城市的高薪機會,毅然投身湖南省脫貧攻堅一線。2021年,兩年基層選調期滿,他放棄回到機關的機會,留在基層擔任張家界市慈利縣金巖土家族鄉黨委書記。在金巖土家族鄉荊竹山村,村委中“80后”“90后”占比超過一半,存在干事經驗不足的問題。為此,吳金偉集合起了資歷豐富、能力優秀的“銀發資源”,建立起以退休的村黨支部書記吳有遠為首的“老吳工作室”,并吸收退休律師、醫生、軍人、教師等資源,成為干部聯系群眾的“橋梁”,扎實做好群眾工作,形成了良好的村民自治局面。

  在保護鄉村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鄉土文化上,青年人也給出了新創意、玩出了新花樣。山東濟南鄉村創業青年穆峰充分挖掘龍山文化,打造了以“龍山味道”為統領的文化特色區域公用品牌,探索出了以產業賦能文化、以文化引領產業、文化與產業融合發展的新路子。

  “在文化賦能下,濟南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龍山水豆腐得到快速發展,實現鮮豆工坊全球連鎖700余家、龍山豆腐腦中式快餐100多家的突破,帶動周邊300多戶農戶加入豆制品產業鏈,每戶年收入從三五萬元增加到十萬元。”穆峰表示,如今,龍山黑陶、龍山水豆腐、龍山小米等產品遠銷歐洲國家,讓龍山文化真正走出了博物館、走向了全國、邁向了世界。

  青年先鋒正在以不同的方式發光發熱,貢獻著自己的青春力量,比如下鄉擔任志愿者、行醫助學、捐資捐物、為鄉村提供法律服務、發展綠色農業、加強環境保護等。這些青年先鋒毅然擔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在田間逐夢,幫百姓圓夢,為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


(責任編輯:景遠)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