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2024年農機跨區作業出征儀式在蒙城縣啟動,現代“麥客”用汽車裝載著收割機奔赴云南等地開始跨區作業。 胡衛國攝(中經視覺)
成都大邑縣宸希農機專業合作社,工作人員利用植保無人機對萬畝小麥進行飛防作業。李向雨攝(中經視覺)
在春耕有序開展之際,農機市場再迎利好。國務院日前印發的《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提出,支持老舊農業機械更新。
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會長范建華認為,老舊農業機械大規模更新政策一旦落地,將會促進農機消費,給低迷的農機市場注入新動能,加快農機市場結構調整,推動農機行業轉型升級,促進資源循環利用,有助于構建資源節約型和生態環保型社會。
為農機市場增添動力
農民無疑是農機更新政策的受益者。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種糧大戶、家庭農場、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大部分有淘汰老舊農機、購買更先進農機的打算。
“我們合作社自有農機32臺,合作的農機有96臺,農機作業強度大、作業環境惡劣、零部件加速磨損,平均7、8年就得更新,農機更新政策對我們來說是好事。”河北柏鄉縣金谷源優質小麥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常清說。
我國是世界第一農機制造大國和消費大國,農機以舊換新可成為拉動農機市場消費的強大動力。
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4月8日發布的市場調查報告顯示,全國每年更新換代的農機價值高達3000億元左右。從今年一季度市場開局看,農機需求低迷、信心不足,農機市場所呈現出的需求動能不足、主營業務收入和效益等關鍵指標滑坡。范建華認為,大規模農機更新對打通農機產業堵點、擴大內需、推動農機市場破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有效刺激用戶購買新農機的積極性,加速農機更新步伐,為農機市場提供良好的發展機遇。
農機以舊換新會刺激資本進入農機再制造行業。“我國擁有包括動力、耕整、播種、植保、收獲、秸稈處理、烘干等在內的萬億元級別的各種農機具,為大規模農機裝備更新提供了豐富資源。”范建華表示,農機以舊換新必將吸引更多資本加入這一行業,為農機裝備以舊換新形成高質量發展的產業鏈提供保障,進一步刺激農機投資,為農機市場注入新動能。
目前,老舊農機超期“帶病服役”現象比較普遍,由于部件老化,技術落伍,農機安全隱患大、柴油損耗高、污染物排放增加。范建華說,農機以舊換新也將加速淘汰落后農機,促進大型、高端、智能、綠色農機推廣應用,進一步優化農機裝備結構,提升作業效率和作業質量;消除農機生產安全隱患,促進節能減排,助推我國農業機械化高質量發展和農業綠色發展。
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總站信息處副處長朱禮好認為,老舊農機大規模換新會驅動農機行業發展升級。從國家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來看,堅持鼓勵先進、淘汰落后,標準引領、有序提升。
從用戶來看,如今農民購買農機越來越重視品牌,性價比高的品牌農機產品更受用戶青睞。
從農機制造企業來看,老舊農機大規模更新刺激消費,帶動企業經營效益好轉,企業就會擴大投資,推動各類生產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生產出更好的農機產品,這樣農機全產業鏈就會形成良性循環。
他同時表示,當前國產高端農機供給不足,存在著“無機可用”“無好機用”等問題,要強化高端農機裝備研發制造,營造良好的應用生態環境,確保國產優質高端農機裝備的有效供給。
二手市場亟待規范
目前不少企業已經參與到農機以舊換新行動中,回收價格高于國家報廢更新補貼。江蘇久富農業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徐正華告訴記者,公司已經采取措施鼓勵經銷商開展以舊換新活動,一部分回收的農機經過整修后可以進入二手農機市場銷售,但二手農機市場不成熟、不規范,甚至亂象叢生,存在非法改裝拼裝、篡改品牌年份、隱瞞質量隱患以次充好、售后沒有保障等問題,導致二手農機交易不旺,造成嚴重資源浪費。
我國各種農業機械的保有量巨大,催生出大量二手國產和進口農機交易,且市場日趨活躍,年交易規模達6000億元左右,并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長。
不過,范建華表示,由于管理缺位,政策、標準等不健全、不完善甚至缺失,當下的二手農機市場秩序異常混亂,存在交易不透明、缺乏再制造技術要求、沒有售后服務約束、普遍不開具發票、缺少固定交易場所、出現問題農民用戶找不著商家等現象,導致正規農機流通企業無法也不愿經營,幾乎全是私下交易。如果任其發展,既影響了二手農機市場的健康發展,也給農戶帶來了較大的風險和損失,不利于環保要求。
范建華建議,對二手農機交易市場進行規范和完善。在標準和制度建設層面,由有關行業協會牽頭,制定《二手農機交易管理辦法》和二手農機交易、再制造、售后服務等方面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或團體標準;完善二手農機流通制度,明確質量標準,同時二手農機全生命周期只能享受一次報廢更新政策;針對進口二手農機,明確交易和售后服務方面的要求。
在政策扶持層面,加大財稅、金融、投資等政策支持力度,打好政策組合拳,引導商家適度讓利,形成更新換代規模效應;在農機購置補貼政策中引導以舊換新和鼓勵再制造農業機械的二手流通,如再制造的農機也可享受購置補貼;完善再制造和二手車通道,出臺鼓勵發展二手農機電商、租賃、金融服務、以舊換新等方面的支持政策,有關地方政府部門對建設二手農機交易市場給予支持。
隨著大規模農機以舊換新行動展開,將會有一大批老舊農機被淘汰掉,誰來回收這些老舊農機呢?朱禮好認為,要拓寬老舊農機退出通道,鼓勵支持農機整機生產企業加大回收力度,充分發揮其在拆解和再利用方面的優勢,對可用的零部件回收再利用或對老舊農機進行整修后再次銷售;鼓勵支持農機經銷商和專業性回收企業回收,特別是一些品牌農機產品殘值比較高,回收再利用價值比較高。國家可對參與回收的農機整機制造企業、經銷商和社會專業性回收企業給予一定的場地、金融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用好用足補貼政策
“我現在有拖拉機、育秧機、插秧機、無人機、收割機等各種農機具,想更換更先進更智能的農機,價格太高、補貼率低,買不起,希望國家能夠提高農機購置補貼。”江西省崇仁縣孫坊鎮斜上村種糧大戶曾海清說。
目前,農機化扶持政策有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和農機報廢更新補貼等。2004年我國實施農機購置補貼,激發了農民購買農機的積極性。為促進農機報廢更新,2012年我國開展農機報廢更新補貼試點,從中央財政新增農機購置補貼資金中安排部分資金,對農民自愿報廢淘汰老舊農機且購買新農機給予補貼,鼓勵和引導農業機械以舊換新和升級換代,加快節能、環保、安全的農業機械應用推廣。2020年全國全面推行農機報廢更新。2004年至2023年底,中央財政下發農機補貼資金3031億元,撬動約1.36萬億元的農機產品得以換代升級。
范建華認為,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和農機報廢更新補貼在本質上都有利于推進農機產品的利用與更新換代,提升我國農機裝備水平和農業機械化水平,促進農機工業發展壯大。不過,農機報廢更新補貼一直沒有像農機購置補貼政策一樣在農機行業激起較大的漣漪,未形成市場消費的有力推手,主要是因為農機報廢的標準不太好掌握,老舊農機經過整修再次進入市場的接受度比較低,也沒有像汽車那樣形成成熟的二手車市場。一些農民會自行購買便宜的二手農機產品,導致很多老舊農機沒有進入報廢程序,反而轉賣之后繼續超期使用。
“盡管農機報廢更新補貼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老舊農機的淘汰和更新,但農機報廢更新補貼金額偏低、申辦手續較繁瑣、農機報廢缺乏強制性要求等,抑制了農民報廢更新意愿。”朱禮好建議,要用好用足農業機械報廢更新補貼政策,擴大農機報廢更新補貼范圍,適度提高報廢更新補貼標準,應盡量簡化申辦手續;要明確以舊換新重點,不要撒“胡椒面”,什么產品都補,降低政策效應與效果。同時,農機報廢更新補貼要同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政策協同配套,綜合施策。要加強對政策落實責任部門的考核,特別要加強各地補貼資金兌付的監管與考核,不要拖欠農民的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和農機報廢更新補貼資金,以免降低政策受惠對象的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