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關于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報告提出——
健全縣鄉村三級養老照護網絡 完善失能照護社會支持系統
9月10日至13日在京召開的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審議了《國務院關于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加強和改進失能老年人照護工作情況的報告》。報告指出,要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完善扶持優惠政策,加強向農村地區養老服務傾斜,加快補齊農村養老服務短板。
發展養老服務事關億萬百姓福祉、事關社會和諧穩定,是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重要任務。現階段,我國養老服務體系制度更加完備,多元供給不斷完善、支付保障不斷加強、綜合監管不斷健全。報告表明,截至2023年底,全國城市新建居住區配建養老服務設施達標率為87.18%,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建設養老床位32萬余張,累計安排1.3萬多套公租房免費用于養老服務。全國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達40.4萬個、床位823.0萬張。全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5.45億,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13.34億,其中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9.63億。
報告指出,我國農村養老服務領域還存在著養老床位大量閑置,農村失能照護短板突出,發展基礎薄弱、歷史欠賬多、市場和社會力量介入意愿不強,農村失能老年人照護更加困難等問題。為此,必須緊緊抓住我國人口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前的重要窗口期,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將失能老年人照護作為新時代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著力重點,作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重要舉措予以大力推進。
報告要求,堅持整合照護,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提高失能照護能力為重點,健全縣(區)、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養老服務網絡,加強養老服務供需銜接、資源整合,推動失能老年人照護下沉到城鄉社區及老年人家庭。開展縣域養老服務體系創新試點,探索縣域范圍內農村失能老年人照護一攬子解決方案,加快補齊農村養老服務短板,著重擴大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照護服務供給。
報告提出,要堅持多元參與,完善失能照護社會支持系統。發展城鄉助老志愿服務和互助養老,大力培育基層老年協會,因地制宜建設互助養老設施,繼續探索養老服務時間儲蓄機制,鼓勵低齡健康老年人為失能、殘疾老年人提供力所能及幫助。鼓勵慈善公益力量支持和參與失能老年人照護。
報告強調,要堅持供需適配,多措并舉加強照護隊伍建設。針對農村地區養老服務人才短缺實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導更多有能力、有意愿的村民和農村低齡老年人參與提供養老服務,吸引更多養老服務人才返鄉入鄉就業創業。
此外,報告還對養老服務系統建設、分層分類、科技支撐、質量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規劃建議。在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支持下,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失能老年人照護工作,加快推進中國特色養老服務體系成熟定型,讓每一位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