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川西那片廣袤而神奇的土地上,一場充滿溫暖與希望的幫扶故事正在精彩上演。成都市新津區積極響應四川省委和成都市委的對口支援戰略部署,從2016年起就開始了對小金縣的對口幫扶。
牽手幫扶小金縣,新津區委區政府可謂是傾力付出。419人次的干部人才幫扶、1.38億元的資金支持、143個支援項目落成。在雙方的齊心協力下,小金縣于2019年成功實現了整縣脫貧摘帽,新津區也因為出色的幫扶工作,連續4年榮獲四川省委省政府表彰的幫扶工作“先進單位”稱號,省內對口幫扶考核更是連續5年獲評“好”。在這場幫扶的“大舞臺”上,“產業幫扶”就是那顆最耀眼的“明星”。
打造“金平臺” 搭建農產品銷售“彩虹橋”
“金平臺”項目是新津區與小金縣產業合作的一次成功案例。它巧妙地整合了“川商投+新津區+小金縣”的資源優勢,初期就投入了400萬元幫扶資金,精心打造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農產品數字化營銷推廣模式。
在線上,它依托多個平臺那龐大的市場訂單,通過“幫扶集市”項目,就像精準的導航儀一樣,瞄準工會福利等細分市場,為小金農特產品開辟了一條條寬闊的銷售通道,讓農民們的錢包漸漸鼓了起來。
在線下,它充分利用貓鼻梁服務區二樓的農特產品展銷旗艦店進行展銷。這個展銷平臺不僅是小金縣鄉村振興成果的展示窗口,更是一個充滿魅力的“魔法盒子”,為游客們提供了集農特產品、風土人情、文化傳播于一體的精品體驗區。
小金縣金品文化旅游投資開發公司總經理趙金晶興奮地介紹道:“貓鼻梁觀景臺,那可是四姑娘山全景的最佳觀景點,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目前,貓鼻梁服務區農特產品旗艦店的開業籌備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計劃在今年國慶期間正式和大家見面。到時候,通過旗艦店的線下運營,既能構建起小金縣農特產品重要的宣傳窗口,又能展示我們小金縣鄉村振興的豐碩成果,還能形成一個集各種好東西于一體的精品體驗區,一定會為當地的旅游注入新的活力!”
目前“金平臺”的運營已經取得了成效。平臺服務范圍已經覆蓋了所有50個重點幫扶區縣和39個欠發達縣域,入駐的供應商多達187家,入庫的產品超過了5000款,訂單更是超過了31萬單,農產品銷售金額高達8000萬元。它不僅解決了消費幫扶農產品品種單一、貨源組織難、品質無保障等痛點,還為小金縣的農產品走向更廣闊的市場鋪就了堅實的道路。
在產業發展的道路上,新津區與小金縣的合作不斷深化,一系列簽約項目就像給“金平臺”插上了翅膀,讓它飛得更高更遠。鄉發數科農產品數字化營銷平臺落戶簽約,四川省鄉發數字科技有限公司與小金縣金品文化旅游投資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攜手合作,開展農特產品展銷體驗店建設和數字化營銷推廣服務,為農產品銷售增添了新動力。四川海吉星阿壩州首個供應鏈基地簽約,小金縣人民政府與四川海吉星智慧供應鏈科技有限公司強強聯手,依托深農集團農產品銷售渠道,讓小金農特產品走向更廣闊的天地。蜀道高速“小金特產進高速服務區”項目簽約,小金縣人民政府與四川蜀道高速公路服務區經營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借助高速公路服務區這個特殊的載體,讓小金農特產品在高速公路上“奔跑”起來,進一步拓寬了銷售渠道。
開創“金蘋果” 引領農旅融合新潮流
在小金縣沃日鎮木欄村,有一個“金蘋果”項目。它借鑒了天府農業博覽園張河村“共享農莊”模式,成功打造了一個集“吃住行游購娛”于一體的金蘋果共享農莊。該農莊修建有25棟園林特色小木屋、100余個生態共享車位,改造了5戶非標民宿,共35個接待床位。在這里,實現了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果園變公園、農房變客房、產品變商品的“六變”發展模式,充分體現出農旅融合發展的“產業美”。
木欄村黨支部書記龍華貴高興道:“這里以前就是一個普通的蘋果園,后來在全域旅游的帶動下,我們建起了這個共享農莊,目的就是讓周邊的群眾通過賣特產、做餐飲、開民宿等方式走上致富路!”
2018年,木欄村兩委利用80萬產業扶持基金,流轉土地建成了農旅文融合的小木屋。2019年,在新津對口幫扶工作組的大力支持下,投入1800萬資金,引進了斯維登集團區域公司。金蘋果共享農莊由小金縣國投公司、木欄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斯維登集團區域公司共同組建的木欄文旅公司來運營。其中斯維登占比10%,村集體占股20%,縣國投占股70%。這種運營模式為村集體和農戶帶來了穩定的收益,村集體有土地保底收益和經營性利潤分紅。
蘋果共享農莊負責人陳立林開心地談道:“農莊的發展不光是讓群眾的收入明顯提升了,老百姓的思維也發生了很大的轉變,他們現在都主動融入進來,利用閑置資源開民宿、做餐飲、賣特產,日子過得很好!”
近年來,在新津區和小金縣兩地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木欄村的蘋果種植面積達到了1300余畝,人均純收入達24000元。木欄村憑借在產業發展和鄉村建設方面的出色成績,先后獲得了全國文明村、國家森林鄉村、全省環保鄉村、全省鄉村振興示范村和全省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村。同時,共享農莊的示范帶動效果明顯,周邊的農戶們紛紛參與到農旅融合發展的產業中來,比如:蘋果脆片加工銷售,改造農房經營土特產、茶坊、餐飲、民宿等等,進一步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和提高了農民生活水平。
“一地兩用”:創新模式開新篇,全產業鏈助力農民增收致富
小金縣的土地主要集中在高半山,產業發展面臨著不少挑戰。新津區工作隊會同牦牛協會和當地(鄉)鎮政府,在新橋鄉水坪村探索出了“一地兩用,錯季種養,一年雙收”的增收模式。
他們通過堅持黨建引領,形成“黨委領航+政府引導+幫扶支持+企業帶動+農戶參與”的嶄新發展模式。縣、鄉黨委依托牦牛“4218”標準化健康養殖模式,發動黨員干部們積極探索增收新路徑。
縣政府整合各方力量資源,推動水坪村建設生態種養基地;新津區工作隊投入幫扶資金建設養殖圈舍;阿壩州雪犇牧業有限公司提供技術和資金支持,帶動農戶發展生態種養循環產業。
2023年,新津區工作隊投入幫扶資金支持飼草擴面提質,幫助村集體推廣種植新型飼草玉米和高寒牧草。在飼草種植和采收期間,當地村民們可以在田間地頭和移動加工車間務工,增加收入。
同時,新津區還設立了牦牛越冬飼草基金,購買青儲飼料移動加工設備,建立飼草種植激勵補助政策,同時還引入社會資金參與牦牛全產業生態鏈的飼草種植加工鏈節,讓整個產業鏈更加完善。目前,小金縣已經建成飼草加工基地2個,牦牛產業示范基地6個,標準化牦牛養殖場76個,養循環立體農業示范基地6個。今年,小金縣結合“高原糧倉項目”,在多個鄉鎮大力推廣種植新型飼草玉米2萬余畝,大力發展青儲飼料特色產業,為牦牛養殖提供了堅實的保障,促進了牦牛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進一步帶動了村集體和群眾增收致富。
新津區在小金縣的對口支援工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不僅在產業發展方面成績顯著,在人才培養、社會交流等多個領域也取得了成效。未來,新津區將繼續深化與小金縣的產業合作,不斷創新幫扶模式,拓展合作領域,同時也加強技術研發和創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綜合產出效益,持續推動小金縣產業高質量發展。(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