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新 本報記者 劉大泳
金秋時節,樺川縣廣袤的大地色彩斑斕,金燦燦的稻浪隨風起伏,粒粒飽滿的稻穗彎下了腰,一幅喜人的豐收畫卷躍然眼前。
“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飯碗主要裝中國糧。”“決不能在吃飯這一基本生存問題上讓別人卡住我們的脖子。”“對糧食安全不能有絲毫松懈。”……黨的十八大以來,黑龍江省樺川縣始終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當好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以“小縣要有大作為”的決心、“小人物敢登大舞臺”的勇氣、“小城市創造大幸福”的愿景,奮力走出了一條符合樺川實際、體現樺川特色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實施“院縣共建” 助力“中國碗”裝更多糧
望著合作社12000畝即將豐收的稻田,樺川縣玉成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玉成臉上難掩笑意。“雖然前期遭遇了低溫多雨的極端天氣,但在農業專家們的精心指導下,水稻長勢非但沒有受到影響,反而比去年還要好,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李玉成說。
豐收在望,歡喜同享。距離玉成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不遠處的蘇家店鎮百禾漿果種植專業合作社試驗田內,金黃的玉米穗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同樣呈現出豐收的喜人景象。作為遠近聞名的高產大戶,理事長王大江笑著表示,今年合作社種植的300畝玉米,總產量將有望突破44萬斤大關。談起豐產,王大江直言離不開中國農業科學院的科技幫扶。
科技幫扶,帶動區域作物生產提質增效。自2019年中國農業科學院-佳木斯(樺川)專家工作站搭建以來,中國農業科學院攜手樺川縣成立了作科所、水稻所等在內的8個研究所和地方科研院所,并建立起以“派專家、送技術、出主意、做示范”為幫扶路線,以1名院領導負責、1個機關黨委協調、1個研究所牽頭、多個專家團隊協同開展科技幫扶的“3+N”工作機制以及以科技服務、人才培養、成果轉化為重點的合作共建機制,全縣示范區作物增產約達15%,資源利用效率增加15%至20%,實現節本增效150元/畝。
五年辛勤耕耘,“院縣共建”碩果累累。在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助農”新模式的助推下,樺川大地先后承擔國家級項目6個,建成技術試驗示范基地5個,示范區面積突破7.65萬畝,建成綠色有機水稻原料基地110萬畝,取得綠色有機認證標志173個,“星火大米”區域公用品牌價值達到15億元,“中科香糯4”作為全省第一個香糯稻品種,成為樺川寒地粳稻種業名片,科技幫扶“樺川模式”榮獲第24屆全國發明展覽會“科技助力扶貧”專項獎。樺川縣先后榮獲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國家級制種大縣、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全國綠色高產高效行動示范縣(水稻單產提升整建制推進縣)等榮譽稱號。今年5月,縣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正式命名掛牌為農業農村部稻米及加工品質量與營養檢驗測試中心(樺川),成為全國唯一一家縣屬部級農檢機構。
授人以魚,更授人以漁。在“院縣共建”加強科技創新的同時,雙方還攜手致力于抓好科技推廣,讓新理念、新技術飛入尋常百姓家,在“最后一公里”上下功夫,持續提升基層農技人員的科學素養、組織能力和推廣手段。合作以來,中國農業科學院專家創新團隊先后派出專家400余人次,涵蓋水稻、果蔬、作物、植保、疫病防控、農產品加工、土肥、質量安全、信息化等多個領域,培訓種植大戶、合作社、基層農技人員5萬余人次,成功培養了由會種田轉向“慧”種田的雙興村李玉成、立志帶領寒地山藥走向國際舞臺的新勝村高晶超、合作社年銷售額突破1500萬元的愛國村李雪芹以及創辦酸菜腌制加工廠可為村民提供就業崗位200余個的蘇家店村姜曉燕等一批“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鄉土農技人才。
延長產業鏈條 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樺川縣地處三江平原腹地,松花江下游南岸,擁有水稻種植面積130.03萬畝,年產優質水稻71.76萬噸,水稻產量位列全省第10名。盛產的“星火大米”享有白色珍珠的美譽,曾入選人民大會堂國宴用米,榮獲省“黑土優品”品牌授權,連續兩屆獲評中國國際有機食品博覽會金獎,遠銷北京、上海、廣州、重慶等 60 多個地市,備受消費者青睞。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除了優質的“星火大米”,近年來“樺川牌”米糠、米糠毛油、精制稻米油、阿魏酸等產品也開始在市場嶄露頭角。
樺川縣始終以“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為發展方向,按照全省構建“4567”現代化產業體系和全市“千百十”產業量級提升工程的部署要求,深入實施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以稻米精深加工為主導,圍繞“一顆谷、一粒米、一滴油、一碗飯”的產業鏈布局,積極構建“四個一”產業發展格局,打造水稻“吃干榨盡”全產業鏈發展模式。
種好“一顆谷”。充分發揮110萬畝綠色有機食品原料標準化基地作用,大力發展魚鴨蟹稻綜合種養、綠色統防統治、化肥減量增效等技術,探索開展“我在樺川有畝田”農產品定制模式,通過統一品種、統一育秧、統一田管、統一收儲、統一銷售的“五統一”種植體系,打造全域綠色優質稻米生產基地和訂單稻米生產車間,促進全縣綠色農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叫響“一粒米”。突出富樺星火米業引帶作用,整合全縣46家稻米加工企業,最大限度消化剩余產能,提高稻米加工產業效益,形成抱團發展新格局。落實“南杭州 北樺川”農產品質量檢測布局,依托部級農產品(水稻)質檢中心,持續擦亮“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招牌,制定“樺川大米”產品標準體系,為區域公共品牌“星火大米”提供強有力的質量背書。加大企業“智改數轉”推進力度,借力大規模設備更新契機,將富樺星火米業打造成數字化車間,引領全縣稻米加工企業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
做精“一滴油”。持續釋放樺川作為東北三省最大米糠加工基地優勢,出臺惠企政策,支持以付士米業為龍頭的稻米油企業擴大生產規模、創建產品品牌、創新產品種類,全力發揮稻米油企業集聚優勢。持續鞏固全縣水稻產業鏈延伸最長成果,鼓勵企業開發生產脂肪酸、米糠脂、米糠蠟等精深加工產品,不斷延伸稻米產業鏈。
開發“一碗飯”。依托水稻加工能力優勢,搶抓以方便快捷、營養健康為特點的預制食品產業高速發展機遇,重點招引發展預制米飯、糯米食品、米糠食品等產業,圍繞航空、高鐵、商超等預制食品消費場景,開發滿足上班族、學生等人群需求的風味炒飯、米制漢堡胚、速食飯團、糯米食品等產品,提升水稻附加值,加快構建稻米精深加工產業集群,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推動農文旅融合 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一日千里,這個成語恰好形容當前的樺川縣“米世界”田園綜合體建設節奏。
深秋寒意漸濃,朝鮮族“太古里”——樺川縣中星村的項目建設現場卻是一派大干快上的火熱場面。來回穿梭的運材車輛、上百名緊張施工的工人……“入秋之后天氣轉涼,雨水也經常光顧,但為了趕進度,我們必須想辦法盡力克服。”中星村項目負責人白慧國表示,該項目現已進入到施工關鍵階段,工期非常緊張。
作為樺川縣“米世界”田園綜合體項目“一核兩翼”發展規劃中的核心,中星村以建設水上樂園、朝鮮族民俗園、旅拍基地、露營基地等為重點。項目完工后,將面向游客推出引流沉浸式體驗游、傳統民俗體驗游以及影視暢游體驗游等多種游玩方式,滿足不同人群的旅游需求。“目前,中星村已完成施工計劃的83%,預計將于2025年5月面向全國游客開放。”樺川縣美樺文化旅游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張洋介紹。
推動實施鄉村休閑旅游精品工程,為鄉村振興注入更多動能。近年來,隨著鄉村旅游的興起,樺川縣搶抓發展機遇,依托星火朝鮮族鄉特色民族文化和豐富的自然資源,積極推進農文旅融合。通過向上爭取資金、發放債券、企業自籌等方式,籌集資金2.25億元重點打造占地面積27.7萬平方米的樺川縣“米世界”田園綜合體項目,升級推進“一核兩翼”發展規劃,重點打造京撫公路沿線村莊,即分別以中星村為核心,打造集聚朝鮮族特色的東北“小明洞”;以燎原村為左翼,打造集運動、休閑、康養于一體的“慢城”;以星火村為右翼,突出建設新中國第一集體農莊歷史體驗館、紅色研學基地和稻米全產業鏈文化特色產業的“星火農莊”,積極探索朝鮮族文化體驗、親子休閑娛樂、紅色黨建教育、生態觀光攝影旅游路線,培育發展民俗文化、美食旅游、夜間旅游、冬季旅游、節事旅游五大新興業態。
“‘米世界’田園綜合體的建成,一定能讓星火的發展再上一個新臺階!”看著眼前如火如荼的建設現場,樺川縣星火朝鮮族鄉黨委書記張德豐信心滿懷地告訴記者,項目建成后,將實現農田生態系統的積極修復,改善農業生產環境,并以新型經營主體為引領,以村莊為支撐,以三產融合為核心,不斷延長農業產業鏈條,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持續加快鄉村振興建設腳步。
奮進的故事還在繼續,耕耘的步伐不會停歇。樺川縣將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引,統一思想,凝心聚力,搶抓機遇,奮力譜寫樺川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振興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