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煥鑫:用法治力量護航國家糧食安全
——寫在二〇二四年世界糧食日和全國糧食安全宣傳周到來之際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糧食安全保障法》施行第一年。在10月16日第四十四個世界糧食日到來之際,全國糧食安全宣傳周活動同步展開。今年全國糧食安全宣傳周以“強法治、保供給、護糧安”為主題,旨在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論述精神,全面貫徹實施糧食安全保障法,依靠法治力量為國家糧食安全保駕護航。
民為國基,谷為民命。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糧食安全作為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確立“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提出“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新糧食安全觀,推動糧食領域改革不斷深化,管理政策更加健全,制度體系更加完善,14億多人的糧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出臺糧食安全保障法,深入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糧食安全領域改革成果,以法律的形式把實施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的重要原則、重要制度、重要體制機制固定下來,對耕地保護和糧食生產、儲備、流通、加工、應急、節約作出規定,將有力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重要作用,引領全社會履行保障糧食安全的法定責任,確保黨中央關于糧食安全的決策部署貫徹落實到位,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強化法治保障,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夯實糧食安全根基,關鍵在于責任落實。糧食安全保障法從制度上將保障糧食安全政策體系、工作體系和責任體系轉化為法律規范,明確國家建立糧食安全責任制,強化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糧食安全的職責和任務,對落實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責任制情況的考核評價、監督檢查、責任約談、法律責任等制度作了規定。實行糧食安全責任制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確保糧食安全的一項重要制度安排。落實好法律規定,要堅持糧食安全黨政同責,糧食主產區、主銷區、產銷平衡區都有責任保面積、保產量,飯碗一起端、責任一起扛,形成完善的糧食安全責任鏈條,切實扛穩保障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
強化法治保障,守住管好“天下糧倉”。政府糧食儲備是國家糧食宏觀調控的重要物質基礎。經過多年發展,我國政府糧食儲備體系不斷健全完善,儲備規模進一步充實,品種結構持續優化,管理制度化規范化水平明顯提升。糧食安全保障法對建立政府糧食儲備體系,科學確定政府糧食儲備規模、結構和布局,承儲政府糧食儲備的企業或者其他組織實行儲備與商業性經營業務分開,實施糧食安全風險事項報告制度,加強糧食儲備基礎設施及質量檢驗能力建設等作了規定。落實好法律規定,要健全完善糧食儲備體制機制,充分發揮其在調節供求、穩定市場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確保糧食數量安全、質量安全、儲存安全,確保平時產得出、供得足,極端情況下頂得上、靠得住,提高防范和抵御糧食安全風險能力。
強化法治保障,做好糧食市場和流通文章。糧食流通一頭連著生產,一頭連著消費,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環節。糧食安全保障法對保持全國糧食供求總量基本平衡和市場基本穩定,加強糧食流通基礎設施建設和保護,加強糧食流通信息管理等作了明確規定。落實好法律規定,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強化全鏈條協同保障,實施優質糧食工程,推動主產區和主銷區以多種形式建立穩定的產銷關系,提高糧食產業鏈供應鏈韌性,促進區域糧食供求平衡,建設高效順暢的糧食流通體系。
強化法治保障,提升糧食應急保障能力。應急條件下的糧食保障直接關系群眾生活和社會穩定。目前,我國基本建立了涵蓋儲運、加工、配送、供應等全鏈條的糧食應急保障體系,成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支撐。糧食安全保障法對建立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屬地管理為主的糧食應急管理體制,加強糧食應急體系建設,健全布局合理、運轉高效協調的糧食應急儲存、運輸、加工、供應網絡等作了規定。落實好法律規定,要堅持底線思維,加強糧油市場監測預警和實時調度,完善國家、省、市、縣四級糧食應急預案,謀劃構建區域糧食應急保障中心,穩步推進省、市、縣三級糧食應急保障中心建設,加強對糧食應急保障企業的管理和政策支持,不斷提升糧食應急保障能力。
強化法治保障,推進糧食節約減損。節約糧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保障糧食安全,要在增產和減損兩端同時發力。糧食安全保障法對糧食生產者加強糧食作物生長期保護和生產作業管理,減少糧食損失和浪費;推廣適時農業機械收獲和產地烘干等實用技術,減少產后損失;推廣適度加工技術,優化工業用糧生產結構等作了規定,明確政府部門、糧食生產經營者、企事業單位、學會協會及公民個人、家庭等有關主體的節約義務。落實好法律規定,要強化節約減損就是增產的理念,加強產后減損,推廣綠色低溫儲糧技術,提高糧油加工轉化率。樹立文明、健康、理性、綠色的消費理念,培養形成科學健康、物盡其用、杜絕浪費的良好習慣,共同倡導踐行愛糧節糧、健康消費的良好風尚。
(作者為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黨組書記、局長)